龙生九子的说法大抵盛行于明代。在明代人们汇集了古代文献中多种怪异的兽形而演化为龙,俗称神兽、瑞兽。把它们安插在民间传统建筑的器物上或重要场所用来装饰纹样,让其“各司一职”,孕育吉祥,免祸消灾。龙生九子在历代有很多版本,直到明代弘治年后,才正式载入了内阁首辅李东阳所撰《怀麓堂集》中。
图片作者:风语storm(微博)
船政衙门的建筑就使用了龙生九子中的鸱吻、椒图、饕餮三种异兽,今天就跟着船政君一起寻找船政衙门里的“异兽”吧!
传说中的“避火兽”—鸱吻
鸱吻又名鸱尾,是一种龙头鱼尾的异兽,民间认为它是龙和鱼的后代,为龙生九子之一,一般出现在中国古建筑屋脊的两端,有御水避火之意,鸱吻是种神兽,也是一种建筑构件,用来装饰屋脊两端。
>>> 科学的防雷神器 <<<
建筑物上的鸱吻除了装饰作用外,还有一些实际功能。生长在南方的都知道,南方在一段时间雨水特别多,这对古代木质建筑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,因为多雨的原因,古代大型建筑正脊两角容易出现漏雨、损坏等问题,为了避免这类问题,工匠通常会把鸱吻的高度定在1米以上,这样可以起到加固屋脊、防止漏雨的作用。此外,鸱吻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,那就是“避雷”。鸱吻主体用的是绝缘材质,但须舌必须要用导电的金属材质,这种构造被称为“引雷针”。在雷电天气里,高出屋脊的鸱吻可以率先接触电流,避免电荷骤然积聚引发爆燃,从而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。
北京故宫正脊上的鸱吻(图片来源网络)
>>> 不同朝代的鸱吻样式不一 <<<
船政衙门大堂正脊两端的鸱吻和其他古建筑正脊上的鸱吻是不同的,传统形象的鸱吻大多数是龙头鱼身或龙头鱼尾,而船政的鸱吻是龙型的,具体形象是龙头双眼瞪目,张着大口,而且鸱吻上还雕刻出龙鳞,栩栩如生。
船政衙门上的鸱吻
其实,自汉代以来,鸱吻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,分别是“鸱鸟尾羽”、“摩羯水兽”、“龙”。古人以“大鸟振翅”的形象比喻屋顶舒展的艺术效果。在唐代中期以前,屋脊被塑造为大鸟尾部的卷羽形象,这是鸱吻第一个时期“鸱尾”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中原出现摩羯纹。摩羯是印度神话中的一个水怪。唐中期开始,摩羯和鸱吻融合,演绎成张口善吞的“鸱吻”。金、元时期,鸱吻完全进入以龙为主要造型阶段,并一直传到明清时期,就如所看到的船政衙门大堂正脊上鸱吻的形象(当然,龙型远不止这一种)。
传说中的“门兽”—椒图
它的位置位于船政衙门大门处,这个像门墩的物件,它叫抱鼓石”又称为“门当”,有固定大门的作用。
船政衙门大门处的椒图
门当上刻有兽头,这可不是一般物件,它是龙之九子叫“椒图”(当然,不同的传说,龙九子也不尽相同。),它天性好僻静”,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,遇到外敌侵犯总是将壳闭紧,所以将它放在门口镇守妖邪以求平安;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椒图生性忠于职守,这里是衙门,是庄重的地方,所以要用椒图在这里负责看门,椒图除了雕在抱鼓石上,也会刻在大门的辅首上,罗星塔公园大门上就有一对。
传说中的“上古遗兽”—饕餮
它的位置位于船政衙门二堂连接处房顶的瓦当上,它同时也是山海经中牛身、人面、羊角的神兽。
船政衙门瓦当上的饕餮
“饕”是贪财之意,“餮”贪吃之意,饕餮合起来就是什么都能吞下的意思,就连邪魔也可以吞掉后把它当成镇宅神兽,把这种花纹用于瓦当能驱邪避煞。不仅如此,人们也把他当做贪欲的象征,用来警示自己。饕餮瓦当纹被称之为“兽面纹”,在商周青铜器上的兽面纹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形成的。春秋战国中期,随着旧制度的衰落,青铜器逐渐失去他原来主要作为礼器的作用,随之退出历史的舞台。然而,在青铜器身上逐渐淡化乃至消失的图样,却在燕下都瓦当上的得以延续。与前代的同类瓦当相比,隋唐时期的兽面瓦当在制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,船政的瓦当借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饕餮纹样,兽面采用高浮雕手法表现,形象生动逼真,立体效果极佳。
隋唐时期的饕餮瓦当纹(图片来源网络)
来源:福建船政微信公众号 作者:黄申(福州市罗星塔公园管理所讲解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