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闽 海 关 铜 币 局 ”
清末船政历史上
为缓解船政的资金困难
所做的最后一次的解困尝试
晚清时期
市面上流通的货币种类繁多
其中包括金币、银币、铜币以及纸币
大清金币、币纸、银币、铜币,图片来源百度
光绪十三年也就是1887年
受洋务运动影响
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订购了全套造币机器
并在广东省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
张之洞( 1837年-1909年),图片来源百度
曾任两广、湖广、两江总督,军机大臣等职,晚清名臣、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。
光绪元宝(广东省造),图片来源百度
随后,各省纷纷效仿
当时共有十九个省份铸造“光绪元宝”
其中就包括了福建省,地方各省所铸铜元皆会在铜币上面镌写下各省名称
从上到下依次为户部造光绪元宝、江苏造光绪元宝、北洋造光绪元宝,图片来源百度
# 闽 海 关 铜 币 局 #
1900年,在闽浙总督、署理福州将军兼充船政大臣许应骙的奏请下,清政府同意在福州成立福建铜币局,负责铸造铜元。至1905年福建共成立了3所铜币局,其中就包括了设立在船政内的“闽海关铜币局”。
许应骙(1832年—1903年),图片来源百度
1898年,任闽浙总督,1900年—1901年,任署理福州将军兼充船政大臣
光绪元宝(福建官局造),图片来源百度
1902年,福州将军兼管船政大臣崇善在接管船政时,船政的经费已十分捉襟见肘。而船政也无法从清廷新增拨款等途径获得援助,为了缓解船政的资金困难,1904年,船政大臣崇善决定在船政内开设铜币厂,以此贴补船政经费。
崇善( ?—1908 年),图片来源百度
1902年—1907年,任福州将军兼充船政大臣。
经清廷获准后,由闽海关出面向汇丰银行借款30万银元,用于充当开办铜币局的运营经费,因开办经费主要来自闽海关,所以取名为“闽海关铜币局”,其所铸铜币被称为“闽关铜元”。
红点标记处为“闽海关铜币局”,图片来源《船政史》一书
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是1913年的船政总览图,其中就标注出“闽海关铜币局”的位置,它位于船政衙门的右前方。
闽关铜元,图片来源百度
铜元正面 :铜元中心有“光绪元宝”四字,珠圈上方署“福建官局造”,下方署“每枚当钱十文”,两侧分列“闽关”二字,表明其铸造厂为福建闽海关铜币局,故名“闽关铜元”。
铜元反面 :钱背中央有蟠龙图案,珠圈外环以英文“F.K.CUSTOM - HOUSE”(译作福建海关)、“10CASH”(十文)字样,左右两旁饰有五角花星。这是晚清时期唯一一所由海关附设的铜元局铸造的铜元。
“闽海关铜币局”,其所铸铜币被称为“闽关铜元”,这枚“闽关铜元”直径2.7厘米,重7.4克左右。钱币背面,中央有蟠龙图案,珠圈外环是由英文书写的“福建海关”及“十文”的字样。这是由于当年的铸币机器是由英国购入,所铸铜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。
正面中心写有“光绪元宝”四字,珠圈上方写着“福建官局造”,它与其他铜币最大区别在于铜币两侧分列的“闽关”二字,表明其铸造厂为“福建闽海关铜币局”。这是也晚清时期唯一一所由海关附设的铜币局所铸造的铜元。闽海关铜币局铸造的铜元品种单一,目前发现的铜元只有“每枚当钱十文”面值的这一种。
闽海关铜币局原计划每日夜生产铜元160万枚,但由于机器设备不够精良,加上工匠操作技术不熟练,开办之初产量不高,每天铸造数量不到十万枚。后来向日本进口了铸币的铜饼直接印花,才使每天的产量逐渐提高到50余万枚。
1907年,清政府派遣户部右侍郎陈璧考查全国铜币局运营情况时,发现闽海关铜币局管理失当,积弊横生,不但丝毫没有盈利,反而产生了新的亏欠。因此闽海关铜币局被勒令停办,崇善想要通过造币来补贴船政经费的计划彻底以失败告终。
闽海关铜币局停办后,开办该局时崇善以闽海关名义向汇丰银行借款的30万元本金及利息需要由闽海关负责归还。为此,闽海关也背上了巨大的经济包袱,原本由闽海关关税勉力拨解给船政的经费,闽海关已无法足额供应,船政的建设陷入了资金绝境。1906年,船政的外国技术团队合同到期离去后,船政的制造工作逐渐停止。
“闽海关铜币局”成立时间不长,因而铸造铜币数量不多,迄今已较难寻觅。“闽关铜元”是珍贵的船政文物,它见证了晚清船政短暂且鲜为人知的铸币史,值得人们所珍视。
来源:福建船政公众号 作者:黄翠风(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)